山东省优秀案例 | 荣成市信用中心:荣成市率先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新格局

来源 : 发布时间:2021-12-07

2015年,荣成市率先在全国启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,探索将信用建设引入农村工作,全面构建“信用+农村”的乡村治理机制,开辟了实现治理有效的新路径。

一、农村信用建设的实施动因

一是加强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,农村社会现在还存在一些法律管不到、道德又管不了的盲区,亟需一个行之有效的抓手,把失范的行为管起来。

二是完善信用体系的必然要求,荣成的信用体系已经抓了多年,但农村“最后一公里”始终没有打通,亟需补齐这个短板,让农村群众也享受到信用带来的实惠和公平公正的社会风气。

三是创新乡村治理的题中之义,社会治理的核心是解决“人”的问题,而信用就是对人“正身立规”,信用抓好了,农村规矩意识也就树起来了。

二、农村信用建设的推进路径

荣成市推进农村信用建设的思路是,坚持务实管用,不另起炉灶,对农村原有的治理资源进行嫁接改造,让信用立足农村、扎根农村、适应农村,用最小成本撬动最大治理效应。主要抓了三步。

第一步是抓“形”,构建农村信用制度框架。①把每个村的村规民约升级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,每一项都量化赋分,并建立了一整套信用信息采集、议事、公示等工作流程,使村规民约的软要求变成信用管理的硬约束。②市级搭建一体化的农村信用管理平台,对全市所有村居的信用管理状况进行动态评测,确保农村信用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。③各村居建立信用议事会,配备2811名采集员,按照“征集—认定—公示—记录”的程序,客观公正地征集和使用信用信息。通过这三点,建起了明晰的农村信用管理形态体系。

第二步是抓“心”,激发农村信用内生动力。①把群众信用情况在村内张榜公示,在大喇叭每天宣传,谁干了好事、谁违反信用规定,第一时间让全村人都知道,形成倒逼机制。②把村民福利待遇变成信用基金,按信用得分差额发放,每季度还举行一次大张旗鼓发放仪式,让守信群众得实惠、有荣誉。荣成市级财政设立了300万元信用基金,用于补助经济薄弱村;全市22个镇街和800多个村都有信用基金,每年额度超过3000万元,信用激励惠及人群达30多万人次。③开设只对守信群众服务的信用超市、信用银行,可以随时用信用分兑换物品,扩大信用影响力。用这些方式,很快就让信用在农村站住了脚。

第三步是抓“事”,拓展农村信用社会应用。荣成一直倡树“信用+”理念,把农村工作都用信用贯穿,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劲的“信用芯”。①实行“信用+环境整治”。对整治过程中的群众参与、党员带头、班子绩效都实行信用管理,短时间调动起各层面的积极性,7个月就解决了历年解决不了的环境“顽疾”。而且还产生了“连锁效应”,村级班子迸发出想事干事的十足劲头,党员干部焕发出带头冲锋的政治本色,广大群众激发出一呼百应的高昂热情,拉开了乡村共治的序幕。②实行“信用+志愿服务”。把乡村治理工作都提升成志愿项目,跟进信用手段,引导群众主动认领,志愿者人数从年初不足5000人,发展到现在15万多人,村村都有志愿队、户户都有志愿者;还催生出为孤寡老人提供免费午饭的“暖心食堂”、志愿者代替保洁员等一批信用服务新业态,点燃了乡村共建共享的热情。③实行“信用+网格治理”。通过信用撬动,实现了更多农村优秀人才流向网格、更多部门职能下放网格、更多矛盾纠纷汇集网格,短时间筑起一道管控矛盾风险的“保障网”。现在的荣成网格,比上级要求缩小20倍,网格员发展到5.2万人,99%的问题就地化解,推动乡村共治不断掀起新高潮。

三、信用建设给荣成农村带来的变化

从实践看,信用确实是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力抓手,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,“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”的乡村治理共同体正在形成,农村呈现出昂扬向上、活力满满、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。

(一)信用让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更加稳固。通过信用把党员干部的“德能勤绩廉”都管了起来,贯彻上级部署、日常行为规范、联系服务群众都有“硬杠杠”,使党员干部更加主动地强化身份意识,更加自觉地发挥模范作用,更加积极地追求道德高线,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变得越来越强。近两年53个软弱涣散村“两委”班子后进变先进,83名党员干部受到诫勉谈话和免职处理,“干则有为”成为农村干部新风尚。

(二)信用让农村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。信用打开了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通道,促进了社会意识觉醒,越来越多的群众自发参与村级事务,当志愿者、保洁员、调解员成了抢手的“香饽饽”。现在的农村治理,党委政府只负责宣传发动,主角成了千千万万的农村群众,可以说打响了基层治理的“人民战争”。

(三)信用让农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善向好。每个村的信用管理办法,就是新时代的村规民约,大家的规矩,大家一起定、一起管、一起守,激发出每名群众内心的“主人翁”意识。现在凡是涉及村里的大事小情,大家都会抱团出力。这几年村里的好人好事多了、寻衅滋事少了,遵规守纪多了、违法乱纪少了,主流意识形态在农村蓬勃发展,新风尚新气象在农村蔚然成风。

   (四)信用让农村产业振兴加快发展。制定农村差异化考核办法,加大村级增收信用赋分比重,今年种粮合作社发展到489家,是过去5年的总和,种粮总收入6500万元,村均增收13万元,亩均增收超过50%;新落地特色种植项目近200个,带动社会投资7.8亿元;252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销号、60%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10万元。


版权所有:信用中国(山东威海乳山)
主办单位:乳山市社会信用中心
备案号:鲁ICP备 05001812号-8       公网安备 37108302000282号
举报电话:0631-6660206
举报邮箱:rssshxyzxbgs@wh.shandong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