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信用“进农村”活动开展以来,冯家镇马山前村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破解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,以更好地服务群众、促进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进行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效探索。
多措并举 强化制度建设
严格按照“五有”信用标准,全面建立符合村级实情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和积分奖惩办法;推动常住284人口建成了个人信用档案;充分利用信用公开栏、宣传展板、党员与群众会议等渠道,公开信用信息、宣传信用动态、组织集中学习;采取“千分制”量化评价,并将信用积分划分5个星级8个级别,实现信用数据区别、动态、精准管理;信用议事机构、信用基金、信用超市兑换制度建设完善,经验做法多次经市级媒体宣传报道。
共建共治 筑牢诚信基底
截至目前,全村已开展信用“进农村”宣传活动130次,建立信用超市1处、“暖心食堂”1处、信用专题公开栏1处,开展宣传教育、移风易俗、环境整治、矛盾调解、尊亲敬老等志愿服务320余次,实行信用积分兑换3300余人次,实现对全村常住户的信息采集、公示、兑换等数据常态化管理。通过信用体系建设,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村庄管理的意识,村庄善治氛围愈发浓厚,民风面貌得到了显著提升。
用活“信用+” 打造信用名片
抓实“信用+党员示范”。以村级党员干部为突破口,结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及党员星级评定,在党员、干部内部率先实现信用“比学赶帮超”,带头服务群众、带头义务奉献、带头学习提高,不断放大“关键少数”示范带动作用,激发群众自我参与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的能力。抓实“信用+志愿服务”。结合村级巾帼服务队、志愿服务队等群体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,开展村庄街道清理、坟地打药、防火防汛、贫困帮带、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,大力弘扬志愿精神,助力信用体系建设。抓实“信用+合作经济”。为节省村集体资金,号召60多位村民轮流为村集体油桃大棚拔草、打药、除虫,给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烟薯干厂切烟薯、洗蒸笼、打扫卫生等,充分发挥信用激励作用,将信用建设与村级产业发展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和信用建设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