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君知县 张崧 张崧(1697-1758),字洛赤,号钟峰,现乳山市午极镇泽上村。1726年,考中举人;1727年,考中贡士,列入明通榜;1728年,在家乡胶东一带教书;1755年,得朝廷召用,授河南卫辉府滑县知县。他公明廉勤,关爱百姓,判案公正,抚字心劳,被滑县士民称为“神君”,因操劳过度,病逝任上。至今,他的严谨治学,清风亮节,仍被后人赞誉。 1755年,张崧得朝廷召用,授河南卫辉府滑县知县。张崧为官清廉,不仅拒贿惩贿,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十分注意把握分寸。他是著名文人,求他著文、赋诗、写字的士民很多。知县的诗文墨宝,收藏者倍感荣耀,有人送他很高的润笔费,张崧一概拒收。他说:“于民是情, 于官是贪。”意思是讲,文趣墨雅,布衣收取报酬算是人情往来,而官宦收取就是贪脏敛财。上任之初,张崧感到滑县百姓徭役负担沉重,就革除旧规,把徭役减少一半,并把前任按旧规已经收上来的银两,重新按新规折算,拿出一半退还给了百姓,一次退银千余两,民众很感动。从此,滑县的公益事项,百姓们都争着做,帮助张崧分忧。江南大灾需要赈灾,朝廷征调滑县碾谷万石,百姓一日而集。张崧亲往运发,紧急运往江南进行救灾。翌年,又值滑县遇特大水灾,张崧一边奏报,一边率先捐俸施粥,并倡议富户捐钱捐粮。朝廷的赈灾款拨下之后,他又亲自与劳,发放到户,保民活命。张崧因操劳过度,病逝任上。灵柩返里时,滑县士民设帐沿路相送至开州。 张崧的廉洁勤政事迹和诸多很有价值的著作,都是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。 文章来源:《乳山民间文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