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留唯公 宫炳炎
宫炳炎(1867—1930),字文光,号萝山、润生,现乳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人。1904年,考中进士,1910年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,1911年回到家乡教书。 宫炳炎清光绪三十年考中进士,是中国科举制度之下的最后一批进士。宣统二年,清朝政权已是摇摇欲坠,这时圣旨下,命他到陕西省石泉县上任。好友杨玉相劝他称病不就,他说:“进退去留唯公。”毅然决然地赶赴石泉县。 到石泉之后才知道,县衙形同虚设。宫炳炎的前任张骧、张骧的前任吴念章二人均为当年来当年走,未能安心履职,吴念章的前任吴立亭尸位素餐不理事。石泉县衙的政令不通,而帮会组织哥老会的势力却越来越猖獗。哥老会为了让知县当他们的傀儡,对新任者总是采取先礼后兵的方法逼其就范。哥老会坐堂大爷邓顺亲自给宫炳炎送来三百两银票,让宫炳炎用于县衙开销或补贴家用。宫炳炎当场拒收,但推辞话说得很婉转:“请邓老板多扶持学校、孤寡院等济善机构。”当时的背景是,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为了推翻清朝政府,借用帮会的力量。新来知县拒收哥老会银两之事,在社会上迅速传开,这使正直的石泉人看到了希望,一些社会贤达主动集聚到宫炳炎的身边。大家群策群力,开始谋划石泉百姓的福祉。宫炳炎打算引导民众养殖柞蚕和栽植苹果,乡贤呈报,以前养过山蚕,因鸟类太多,叼食蚕虫,效益不佳。几经考量,最终选择了栽种苹果。县衙筹措银两,派员购进树苗。宫炳炎在石泉很快受到士民的拥戴。一边运筹民生,一边秉承人文。宫炳炎聘请邑内岁贡周嘏笙为总纂,纂修《石泉县志》。志书还没有编写完成,辛亥革命就推翻了清朝。邓顺趁乱夺取了县政权,宫炳炎起程返乡。百姓扶老携幼,沿途洒泪送别。众人赠送当地土产,均被他谢绝,只收了几株果树苗,以做纪念。返乡途中,宫炳炎一行遇到劫匪,劫匪见车上载有两只木箱子,以为发财了。打开一看,一只箱子里是一套官服和几件旧衣裳,另一只箱子全是书,劫匪头子感叹道:“此为清官,放了吧!” 回顾宫炳炎的生平,从政时间虽短却很有政声,正当他要施展才能时,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。因他清廉公明,革命者和当地各种势力,都没有为难他,他挂印回乡,全身而退。宫炳炎留下的良好社会影响,至今还在感召着石泉人民。《石泉县志校注》记载:“宫炳炎,山东人,光绪癸未进士,以知县即用,掣签陕西,宣统三年署,前修邑志,系宫公提倡,因改革未及成书。”对宫炳炎重视人文传承,倡导编纂县志之事,石泉县其他书籍上也有赞声。后来的有识之士,继承宫炳炎的意愿,终将《石泉县志》高水准地编修完成。 文章来源:《乳山民间文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