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廉知府 冷泮林
冷泮林(1717-1783),字若万,号嵎谷,现乳山市夏村镇冷家村。1744年,考中举人;1745年,在家乡教书;1778年,出任江西龙南知县。 冷泮林少时读书甚笃,青年时涉足教育,教授生徒,学生众多且多所成就。他于乾隆九年中举,乾隆四十三年出任江西龙南知县。他关心百姓疾苦,济贫扶弱,深得民心。治资不足,派员回故里变卖山岚土地,捐为官需。逢荒遇歉,他均亲自出面招商赴外地筹粮,唯恐治下发生饥荒。有一次从外地向龙南运粮,为防路遇不测,他亲冒暴雨,越险奔赴郡守,求郡守下文至沿途诸县,帮助护卫,使粮食及早顺利运抵龙南。冷泮林严惩仗势欺人、鱼肉百姓的衙役,个别衙役因无外快可捞而辞职。冷泮林善于断案,“狱有难决,上宪多委任之,至则立为剖析”,被称为神君。冷泮林重视以文开智、以教树德,多次“捐俸修书院,置学田,延名师主讲席”,办学堂、书院、诗社,开化风气,开启民智。在任六年,政绩卓著,百姓爱戴,受到皇帝召见,御赐半朝銮驾以示褒奖。冷泮林晚年擢升知府,赴任之前,龙南士民为其画像一幅,赠万名衣一件(众人签名的衣服),表达民众感恩戴德、恋恋不舍之情。因积劳成疾,冷泮林患了严重的气喘病,赴任途中病情加重而卒。他居官清廉,囊橐萧然。龙南士民听到噩耗后,赶赴料理后事,众人出资筹丧,才使其柩得归故里。 2011版《龙南县志》的大事记中有“乾隆五十年(1785),知县冷泮林、知县蒋大纶相继主修《龙南县志》(九修)竣稿”的记载。光绪《龙南县志》记载冷泮林是1778年到龙南任知县,他的下一任是1784年到任,他在龙南任知县六七年的时间。该志全文收录冷泮林的《龙南县志序》《捐置书院田租记》《示诸生课程说》《谒王文成公祠》等文章,不仅可见他的才华文采,更可见他的志向抱负和责任担当。史书上有冷泮林为彭屋围(彭氏祠堂)题匾额的记载,题匾在“文革”期间被毁。 冷泮林为官清廉,勤政敬业,获御赐半朝銮驾,获士民签名的万名衣一件,这在封建时代是做官人和做人的楷模,冷泮林做官做人都做到了最好的境界。 文章来源:《乳山民间文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