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山农商银行打造“信用+金融”新生态 助力乡村振兴

来源 : 发布时间:2021-09-18

一、“驻点办公”,归集社会力量聚焦农区信用体系建设

为弥补农区信用信息相对静态封闭、政府机构人员不足等瓶颈问题,市社会信用中心与乳山农商银行签订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协议,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多、分布广、人员多、地片熟的优势,交叉辅助开展数据采集,将农户信用信息采集与金融机构“整村授信”“四张清单”等工作有机结合,提升信息采集质量,并以此为切入点,寻求更多的政银合作,探讨建立城乡居民信用评价体系。与“整村授信”农户信用等级评价标准结合起来,建立“一村一策”信用评价体系,既激发了农户参与农区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,提高了信用收集评价的精准度,增强了信用评价结果合理性,也实现了信用评价结果转化为日常消费、生活服务、金融信贷等激励性措施的落地,实现了多赢效果。





 

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,结合乳山农商银行开展的客户经理驻村普惠金融服务工作,在全市601个行政村、17个城市社区、8个专业市场、4个工业园区进行驻点办公等信用体系建设工作。银行客户经理每周2次到包片村庄驻村办公,脚步遍布村中的大街小巷。乳山市农商一行组建21支移动金融服务队,配合客户经理现场办理业务,客户经理提前通过村广播、村微信群发布驻村时间,邀约有金融需求的客户前来办理业务。明确村民信用积分评价标准、评价流程、等级规则,提供信用体系信息员、普惠政策宣传员、金融业务服务员、民生惠民代办员等服务,预计年底行政村、社区、专业市场、工业园区“金融服务办公室”驻村驻点服务覆盖率100%。截至8月末,客户经理驻村办公达4985次,服务客户达38.73万人次,累计发放乡村振兴贷款20.04亿元,涉农贷款余额突破56.66亿元,占比达51.37%,涉农贷款增速12.13%。





   

二、“四张清单”,优化运用信用评价结果新载体

通过农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发展,逐步在全市搭建起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。作为乳山市农村金融机构主力军,乳山农商银行选树省级样板村2个、市级样板村1个、县级样板村32个,选派支行行长15名挂职服务辖区副镇长、业务骨干35名挂职村主任助理,151名骨干客户经理驻村逐户开展信用评价,汇总农村人口信用信息,建立起包括“农户”清单在内的“四张清单”数据库。根据信用评价等级、重点扶持项目,定向扶持乳山市“一村一品”产业,根据各镇特色创新推出“头雁贷”“草莓贷”“大姜贷”“牡蛎贷”等30余款特色金融信贷产品,累计发放特色助农贷款2846户、5.56亿元。此外,按省委选派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”工作队工作部署,该行与14名工作队联系人积极对接,通过与乳山市辖内11个帮扶村“结对子”,提供“一对一”金融服务方案。截至8月末,共采集农村居民数据26.69万条,通过乳山农商银行向已评价农户主体授信6.03万、金额84.42亿元,发放助农贷款9275户、余额21.46亿元。





 

三、“财金融合”,实现基础客群政策性回流赋能

在重视信用工程社会治理成效的同时,全面促进团委、妇联、烟草局、组织部、税务局、泰山保险公司、农业农村局、省农业担保公司、农商银行等部门的社会信息资源深度整合,发挥金融机构“中介者”与“催化剂”效应,畅通数据获取渠道,紧密对接互动,分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。对不断汇总、融合、精炼后的个人信用信息大力推广信贷资金支持,逐项落实政策性补贴、支农支小再贷款、再贴现等金融工具,实现信用与金融的“双提升”。通过金融机构,对在信用积分评级中得到AAA级的农户给予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下浮10%的利率优惠;得到AA级的农户给予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下浮6%的利率优惠;得到A级的农户给予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下浮3%的利率优惠,今年以来,累计向各类涉农经营主体补贴贷款利息1458.81万元,给予补贴贷款担保费284.82万元。

版权所有:信用中国(山东威海乳山)
主办单位:乳山市社会信用中心
备案号:鲁ICP备 05001812号-8       公网安备 37108302000282号
举报电话:0631-6660206
举报邮箱:rssshxyzxbgs@wh.shandong.cn